联系方式

电话:022-86325819

手机:13820426859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质办理

2022年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天津资质代办时间:2022/1/20 10:25:41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不断调整,逐渐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资质管理体系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日益融合的国内外建设市场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建设现状对我国建筑行业资质管理和资质制度提出了变革要求,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势在必行。


建筑企业资质现状


1.基本概念


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制度是指在一定的期限内,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管理水平、资金数量、业务水平、技术设备、施工业绩等进行审查和许可,以确定其承担的任务范围,发放相应的资格证书的一种制度(或者简单点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期限内,建筑企业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能力或资格)。然后根据建筑企业的能力及所涉及的建设领域的不同,将资质划分为若干序列;根据建筑企业的能力的大小以及所能承包的范围的不同,又将资质划分为若干等级。它所涉及的元素除了注册资本、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设备,还包括工程建设的业绩、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资质共有四级,划分的标准不仅仅是企业的资金和资信能力,同时也有关于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


2.改革的历程


2014年1月,住建部将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并颁布新的资质管理规定、资质标准。2015年取消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4个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还将规定的资质换证调整为简单换证,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并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关于国家级工法、专利、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2016年10月,住建部开始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除各类别最低等级外)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2017年4月正式取消园林绿化资质,6月拟删去对企业注册资本金、上缴营业税、企业经理、财务负责人、一级建造师数量、设计人员、工法数量、信息化等要求,9月则取消工程咨询、物业管理一级、地质勘查等资质,11月拟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2018年3月8日住建部更是发布了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2020年7月发布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提出很多影响极大的改革意见。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由593项减少至245项,将测绘资质类别和等级由138项减至20项,解决资质类别过细、等级过多等问题。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将其他等级资质一律下放至省级及以下部门审批。2021年6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文,对相关资质的取消、合并提出了明确意见。预计不久的将来,新版资质标准及相关配套文件将出台。


3.改革的意义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专家给出的评价是:改革力度更大、改革的协同性更好、企业的获得感更强,对建筑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例如,资质等级调整后,将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原一级资质调整为甲级资质,其他等级资质合并为乙级资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将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压减至245项,其中勘察资质由26项压减为7项,设计资质由395项压减为156项,施工资质由138项压减为61项,监理资质由34项压减为21项,压减幅度为59%。特级资质,包括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个类别,整合为综合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大大拓宽了企业承揽业务范围,横向全部打通,只要企业有信誉,有能力,就可以跨行业承担任务。资质改革正是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应具备的资质管理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强调企业注重外在市场行为,有助于企业加快自身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已经拥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得领先优势,部分拥有低等级资质的企业承揽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目前的文件精神来看,“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实施后,将推动建筑业进一步强化“优胜劣汰”趋势,有实力、讲信用的企业将率先在转型中走向新发展阶段。


4.国际建设市场主体资质管理现状


日本的建设行业,除参与官厅工程的企业实行分级外,其余均实行许可制度、不分级。业绩优良的企业才允许申报官厅工程是为了保证政府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方便申请者和公众阅览,在日本小到都道府县知事大到建设大臣都以政令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建设阅览所以使民众知悉政府的管理条例和办法,阅览所提供的阅览内容主要包括:建设业许可、许可变更、许可附加文件等文件或抄本。日本的资质管理类别分类为28类,比我国资质类别少了很多。


美国建筑市场自由竞争的机会较多,政府一般不参与承包商的资质管理,也没有建设行业的企业准入制度,市场交易主体的相互制约形成了市场准入门槛。任何承包商在一定的银行担保下都可以对公共投资项目进行投标,只要工程是公开招标的。业主和投资方从业务和专业上审查承包商的资格,并以此为依据对承包商进行筛选。因此,美国建筑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很高,主要是纯市场经济在起调控作用。


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筑市场集中度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企业都处在一个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的状态下,建筑市场竞争压力很大,而且目前中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增长很快,很多的民营企业家们也都纷纷进入建筑行业,给建筑企业造成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建筑市场经常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现象,由于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大多属于极为相似的组织形式、相近的管理模式和同等的生产水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不惜采用低价打击对手的恶性竞争方式来达成目的,从而影响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


二是管理模式、管理措施单一。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和建筑行业政策监管原因,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对自身施工资质动态管理重视程度不高,标准看齐意识不强,主动维护资质的意愿不高。资质申请成功后,企业往往只重视资质的使用,缺乏对资质考核要素的动态管理和统筹规划。随着国家对建筑施工资质动态核查的实施,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企业现有资质符合性严格核查,不满足资质标准等级要求的,企业资质将面临降级或撤销风险。施工企业必须警醒和重视,强化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保证资质的正常维护使用。


三是人员管理模式不成熟。


一是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与实际取证人员不匹配,造成“现场懂管理的没有执业资格,有执业资格的不会管理现场”的现象。二是技术人员忙于现场管理,学习培训时间少,加上执业资格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等原因造成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不能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三是各类建筑市场监管平台的相继建立,企业施工业绩和注册人员均纳入监管范围,由于人员资格不符合造成企业施工业绩不合规,为企业经营管理和资质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完善资质管理的措施


1.落实动态监管机制


为进一步夯实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规范建筑市场,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资质管理的全国性动态监督机制,诚实守信,正当经营的企业应得到相应的保护和表彰,违规企业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在各省级主管部门建立建筑业企业信息诚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联网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工程业绩、各种事故、违法信息等全部记录在案。供广大业主在招标时查询,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这样有助于为市场创造一个真正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强化人员素质考核


一是要将资质标准有效地融入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中,进而培养更多合规、高素质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二是施工企业应注意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特别对于新入职的管理人员,应进行事前培训,使他们对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流程有基本的了解,避免管理上的漏洞。三是应加强对具体施工项目的个人执业资格管理。虽然我国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一、二级建造师的执业资格制度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操作中,执业资格人员人证不统一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建筑企业需定期对项目经理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建立真正的市场准入双轨制。


3.主动适应新资质标准


此次资质改革打破了原有资质对行业的限制,资格等级越高,项目范围就会越大,原“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换发“综合资质”后,可以参与到房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通信、航空和铁路等不同行业的建设,大企业能够承接的项目会比以前多。但挑战是,不同行业对技术与管理的要求差异很大,“综合资质”在承揽业务前,必须考虑到跨行业的经营风险和挑战。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主动引导施工企业适应新资质标准,通过改制重组等方式迈向更高等级资质。


总之,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使建筑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建筑企业数量骤增,导致市场趋近于饱和。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加快创新与改革的力度。我们要看到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推动建筑业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分享到:

上一篇:企业资质岂能成为“摇钱树”?

下一篇:天津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时间怎么判别?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